進階五的美麗與哀愁

文 | 小白

圖 | Yan L.

MZI進階五遠端治療實習是很難得的體驗,對受治者和治療師來說都是。

之前的進階三雖然也是一對一的治療,但由於病人和治療師的時間難配合,每次治到的人或碰到的治療師往往隨機。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,有病痛也想速戰速決,只處理最嚴重的部分,其餘的只要不影響日常生活,便又立馬拚搏,少有人願意密集治療五次,以至於對病況的起承轉合難以追蹤,甫舒緩的頑疾因缺乏鞏固也容易再發。進階五則不然,一個治療師依次治療三個病人,每個病人兩周內治療五次完成一個療程,治療的深度與廣度得以加強、病情的變化也得以和治療方法關聯確認,醫病之間的信任無須每次從頭建立,雙方共同開展這段旅程的現在與未來。

有的受治者從未被遠端治療過,非常驚訝相隔幾千里還能在短短幾分鐘內診斷出身上的宿疾,我促狹地問:「如果是閉上眼睛,你能區辨現場或遠端治療嗎?」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:「沒辦法,其實在我有限的被治療經驗裡,這次遠端的感受更強烈、效果更好。」師娘便補充道:「治療是很嚴肅的,在這次課堂上,雙方都專注而心無旁鶩,因此效果更好。」有的受治者已經上過進階四了,一邊當病人一邊學習怎麼樣當治療師,除了舒緩疾病外,還有學習的滿足。更有些病人表示被治完後練功和排氣都變強了,印證大師之前常說的教學相長,治病和被治都長功。

有些治療師在課程之前,就有了豐富的遠程治療經驗,我很好奇這次的課程為他們帶來甚麼? 行醫多年的中醫師Matthew表示自己雖然常常遠程治療,但因為是自己摸石子過河,難免摻入自己的習性,而師娘的提點切重要害,讓他治療時更精準,治療後也比較不疲累。治療師Judy說第一堂課時她就感受到強大的氣場,上完課還一直走氣,正好補足了自己平常治療後疏於排氣的情況。也有學員經驗較少,上課前戰戰兢兢,但在師娘的教導下按部就班,根據病人的狀況馬上調整,病人身體的變化和效果都很明顯。

作為最後一堂課的觀摩者,一上線就發現與會者的名號分成兩種,遠端實習的學員名字後方都加註治療師,受治者則只有名字,誰是治療師,誰是病人一目了然,立刻就感受到這是一個正式的課堂。進入各自獨立的視訊診間,遠端病人皆平躺於床,治療師可以清楚看見病人全身,病人也可以看見治療師的上半身,或問診、或談病因病況、或安靜治療,師娘逐一觀察指導,一如身在Fremont的MZI office。大師離開了,MZI當然不一樣了,但恍惚間又好像沒變,課程設計還是一樣井井有條、嚴謹認真,同學交流一樣愉悅活潑。總結時病人先分享參與的心得、五次治療下身體的變化,治療師再加以補充、提出自己的觀察與建議,師娘間或提點與鞏固,不論病人或治療師,目光都閃爍著學有所得的興奮與繼續邁進的熱忱。

斯人已逝,而MZI的火炬還在繼續傳遞­­­──在病痛緩解的病人笑顏裡;在學員心領神會、靈光乍現的智識滿足裡;在每個諄諄懇切的醫病實踐裡。